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

[10-31 10:56:45]   来源:http://www.88dzw.com  综合布线   阅读:8390

文章摘要:5.1.1 本条规定了缆线敷设的一般要求。综合布线子系统与建筑物内缆线敷设通道对应关系如下:配线子系统对应于水平缆线通道;干线子系统对应于主干缆线通道,电信间之间的缆线通道,电信间与设备间、电信间及设备间与进线间之间的缆线通道;建筑群子系统对应于建筑物间缆线通道。对建筑物内缆线通道较为拥挤的部位,综合布线系统与大楼弱电系统各子系统合用一个金属线槽布放缆线时,各予系统的线束间应用金属板隔开。一般情况下,各子系统的缆线应布放在各自的金属线槽中,金属线槽应可靠就近接地。各系统缆线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5 缆线预留长度按照电信间、设备间内安装的机架数量以及在同一架内、不同架间进行终接和变更的需要进行预留

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标签: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方案,http://www.88dzw.com
5.1.1 本条规定了缆线敷设的一般要求。
综合布线子系统与建筑物内缆线敷设通道对应关系如下:
配线子系统对应于水平缆线通道;干线子系统对应于主干缆线通道,电信间之间的缆线通道,电信间与设
备间、电信间及设备间与进线间之间的缆线通道;建筑群子系统对应于建筑物间缆线通道。
对建筑物内缆线通道较为拥挤的部位,综合布线系统与大楼弱电系统各子系统合用一个金属线槽布放缆线
时,各予系统的线束间应用金属板隔开。一般情况下,各子系统的缆线应布放在各自的金属线槽中,金属
线槽应可靠就近接地。各系统缆线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 缆线预留长度按照电信间、设备间内安装的机架数量以及在同一架内、不同架间进行终接和变更的需要
进行预留。
5.1.2 本条规定了在暗管中布放不同缆线时,对于管径和截面利用率的要求,并可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穿放线缆的暗管管径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管径利用率=d/D (1)
式中d——缆线的外径;D——管道的内径。
穿放缆线的暗管截面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截面利用率一A1/A (2)
式中A——管子的内截面积;A1——穿在管子内缆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导线的绝缘层的截面)。
在暗管中布放的电缆为屏蔽电缆(具有总屏蔽和线对屏蔽层)或扁平型缆线(可为2 根非屏蔽4 对对绞电缆或
2 根屏蔽4 对对绞电缆组合及其他类型的组合);主干电缆为25 对及以上,主干光缆为12 芯及以上时,宜
采用管径利用率进行计算,选用合适规格的暗管。
在暗管中布放的对绞电缆采用非屏蔽或总屏蔽4 对对绞电缆及4 芯以下光缆时,为了保证线对扭绞状态,
避免缆线受到挤压,宜采用管截面利用率公式进行计算,选用合适规格的暗管。
5.1.3 本条规定了在电缆桥架和线槽中敷设缆线时的要求。
3 为减少缆间串扰,6 类4 对对绞电缆可采用电缆桥架和线槽中顺直绑扎或随意布放。针对“十”字、“一”
字等不同骨架结构的6 类4 对对绞电缆,其布放要求不同,具体布放方式宜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确定。
5.1.5 建筑群区域内综合布线系统电、光缆与各种设施之间的间距要求按国家现行标准《本地网通信线路工
程验收规范》YD 5051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5.2 保护措施
5.2.1 本条规定了水平子系统缆线敷设的保护要求。
3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相关规定,直线段钢制桥架长度超过30m、
铝合金或玻璃钢制桥架长度超过15m 设有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设置补偿装置。
7 工程电气测试
7.0.1 本规范参照《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 i1801 标准要求,提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性能测试项
目(参见附录A~附录C),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用户的要求、现场测试仪表的功能及施工现场所具
备的条件进行各项指标参数的测试,并做好记录。
本规范主要体现5e 类和6 类布线内容,现有的工程中3 类、5 类布线除了支持语音主干电缆的应用外,在
水平子系统已基本不采用。但原有的3 类、5 类布线工程在扩容或整改时,仍需加以检测,应按照本规范
相关要求及《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TIA/EIA 568A、TSB67 要求进行。
大对数主干电缆(一般为3 类或5 类)及所连接的配线模块可按链路的连接方式进行4 对线线对长度、接线
图、衰减的测试,其近端串音指标测试结果不得低于3 类、5 类4 对对绞电缆布线系统所规定的数值。
综合布线系统只有在投入实际运行环境时,方能检验其电磁特性是否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网络的电磁特性
要受到布线系统的平衡和/或屏蔽参数的影响,对于其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国际上正在制定相关的标准
和规定,目前不具备现场测试条件。
7.0.2 参照光缆系统相关测试标准规定,光纤链路测试分为等级1 和等级2。等级1 要求光纤链路都应测试
衰减(插入损耗)、长度及极性。等级1 测试使用光缆损失测试器OLTS(为光源与光功率计的组合)测量每条
光纤链路的插入损耗及计算光纤长度,使用OLTS 或可视故障定位仪验证光纤的极性。等级2 除了包括等
级1 的测试内容,还包括对每条光纤做出OTDR 曲线。等级2 测试是可选的。
光纤现场测试仪应根据网络的应用情况,选用相应的光源(LED、VCSEL、LASER)和光功率计或光时域反
射仪(OTDR)。测试所选光源应与网络应用相一致,光源可以从表1 内容中加以选用。
表1 常见光源比较
光源类型 工作波长(nm) 光纤类型 带宽 元器件价格
LED 850 多模 >200MHz 简单 便宜
VCSEL 850 多模 >5GHZ 适中 适中
LASER 850、1310、1550单模 >1GHz 复杂 昂贵__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ag: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方案综合布线

《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