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性之我见
[08-09 18:32:31] 来源:http://www.88dzw.com 自动控制 阅读:8315次
文章摘要:摘要:本文从液压水位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出发,从液压阀结构、安装、运行环境等方面对影响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液压水位控制阀 工作原理 稳定运行 改进方案 1.引言液压水位控制阀是一种改进了的浮球阀,当水池或水塔内水位下降,浮球阀开启排水时,进水管内有压力水将阀内活塞托起,密封面打开,阀门即开启供水,当水位上升到控制面,浮球阀关闭,活塞下移将密封面封闭,阀门即停止供水,从而达到自动控制水位的目的。因其不耗电能,结构简单,安装施工方便,适用压力广等优势,在各类清水水池(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水质和水力因素等
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性之我见,标签: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http://www.88dzw.com摘要:本文从液压水位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出发,从液压阀结构、安装、运行环境等方面对影响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液压水位控制阀 工作原理 稳定运行 改进方案
1.引言
液压水位控制阀是一种改进了的,当水池或水塔内水位下降,开启排水时,进水管内有压力水将阀内活塞托起,密封面打开,阀门即开启供水,当水位上升到控制面,关闭,活塞下移将密封面封闭,阀门即停止供水,从而达到自动控制水位的目的。因其不耗电能,结构简单,安装施工方便,适用压力广等优势,在各类清水水池(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水质和水力因素等的影响,液压水位控制阀往往失灵,轻则白白浪费水资源,重则水淹泵房,造成严重后果。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的稳定性,保证安全供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液压水位控制阀的内部结构及作用原理
液压水位控制阀一般由,控制管,液压阀主体组成。虽然液压控制阀主体的外观各异,材质不同,有立式和卧式安装形式等,但其内部结构和作用原理却基本相同。液压控制阀的主体由进水腔、出水口、活塞式阀芯、泄压腔、泄压口等组成,见图1。
图1液压阀主体结构示意图
设进水的水压为P0,泄压腔的压力为P1;活塞式阀芯的重力为G,活塞式阀芯泄压腔端的直径为D1,另一端的直径为D2。连通进水腔和泄压腔的小孔直径的d1,泄压口的直径为d2,活塞式阀芯与阀腔的摩擦力为f,受到的支持力为N。下面以图1中结构示意图一(结构二类似)为例,分析活塞式阀芯的受力情况如下:
图2液压阀阀芯受力示意图
设活塞式阀芯受到的合力为F,则阀芯受力矢量式为:
F=F1+F2+F3+F4+f+N+G……………………………………………………………………(1)
表达为代数形式如下:
F=P0D22π/4+ P2(D12π/4- D22π/4)- P1D12π/4±f-G±N
=(P0D22 - P1D12)π/4±f-G+P2(D12- D22)π/4 ±N
=A±f-G±N+B……………………………………………………………………(2)
(2)式中A=(P0D22 - P1D12)π/4,B=P2(D12- D22)π/4; f的符号与A的符号相反。
当水池或水塔内水位下降,开启排水时,进水腔通过小孔d1向泄压腔补水,由于补水孔d1<泄压孔d2,补水能力小于泄压能力,泄压腔的压力P1降低,阀芯支持力N1逐渐减小到消失,进水管内有压力水P0克服活塞式阀芯的重力和摩擦力将其托起,上式F>0,密封面逐渐打开,液压阀门即开启向水池(或水塔)供水。当水池水位上升到控制水面,关闭,泄压腔补水能力大于泄压能力,N2逐渐减小, P1上升(最大至P0),上式F<0,活塞下移将密封面封闭,阀门即停止供水。液压控制阀在浮球的控制下,从而可以自动控制水位。
- 上一篇:多区域地下发电机房水喷雾设计探讨
《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性之我见》相关文章
- › 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性之我见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性之我见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性之我见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性之我见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提高液压水位控制阀稳定运行性之我见
编辑推荐
- · 鱼缸自动恒温器电路(推荐)
- · 自动合闸装置
- · 小巧无触点电冰箱延时保护器
- · 自制微型交流电焊机
- · 触摸开关
- · PCC与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