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暴雨排水原理与案例
[10-24 14:20:22] 来源:http://www.88dzw.com 智能建筑 阅读:8895次
文章摘要:Qp =CIA/ 360 其中Qp 为计划排水量(CMS) ╋C 为径流系数╋I 为降雨强度(mm/hr) 每小时内之平均降雨量╋A 为集水面积(ha) 。 1 6.水力计算: 以均匀流公式计算断面(设计)Q = Aw ×VQ 为流量(M3/S,CMS) ╋A 为流水断面积(M2) ╋V 为断面平均流速(M/S) 2 7.以曼宁公式计算流速V= {1/n}×R (2/3) ×S (1/2) = {1/n} ×{bd / (b+2d ) }(2/3) ×S (1/2) n 为粗糙系数╋V 为断面平均流速(M/S) ╋R 为水力平径╋S: 能量坡度Q = Aw ×V= {1/n} ×{b d}
都市暴雨排水原理与案例,标签: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系统,http://www.88dzw.comQp =CIA/ 360 其中Qp 为计划排水量(CMS) ╋C 为径流系数╋I 为降雨强度(mm/hr) 每小时内之平均降雨量╋A 为集水面积(ha) 。
1 6.水力计算: 以均匀流公式计算断面(设计)Q = Aw ×VQ 为流量(M3/S,CMS) ╋A 为流水断面积(M2) ╋V 为断面平均流速(M/S)
2 7.以曼宁公式计算流速V= {1/n}×R (2/3) ×S (1/2) = {1/n} ×{bd / (b+2d ) }(2/3) ×S (1/2) n 为粗糙系数╋V 为断面平均流速(M/S) ╋R 为水力平径╋S: 能量坡度Q = Aw ×V= {1/n} ×{b d} ×{ (b d) / (b+2d ) } (2/3) ×S (1/2) b 为渠道宽度╋d 为渠道水深。(三)排水现况
1.现址调查:
校内之主要排水系统,计有忠孝路、信义路及环校道路(施工中)三大排水系统,其集水区承受雨水、人为污水、实验废水等三种。其总集水区面积除环校道路排水系统注入校园后方山沟外,仁爱路及忠孝路排水系统分别汇流台一线排水系统后注入凤山溪排放至台湾海峡。
3 2.排水不良原因: 本区造成排水不良之原因经实地勘查,其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1 (1) 原有排水系统已使用30年以上,且未维修。
2 (2) 区域内人口数量已逐年增加,致污水量激增。
3 (3) 适逄校区内部多项工程先后兴建,致使原有系统不堪承受暴增之排水量。如遇降雨则雨水汇集无法排出,原有排水沟管理不善,缺乏浚渫、杂草秽物阻塞。渠宽广狭不齐,渠底高低起伏无法自然渲泄。造成积水及溢流漫布之严重情形。
4 (4) 现有之行政大楼与部份教学区原为全校师生活动场所,历经时间变迁而逐渐扩大,校方将其行政大楼独立划分为行政区(含明德楼招待所、校长宿舍),当初兴建之排水系统计划欠周,基地内明渠暗管凌乱散布,维护松懈陈旧不堪,以致泥土丛草阻塞,一旦遭遇暴雨则校园内积水滞流漫布。(四)排水规划原则:本规划以改善校园基地范围内排水管路为原则,尽量利用原有沟渠布设基础,以减少施工费,俾利工程实行。
1 1. 排水沟尽可能设于区内低洼处。
2 2. 配合校园水土保持处理而设排水沟应依据该设施之排水方向及间距选择适当地点设置。
3 3. 排水沟方向变化时,弯曲部外侧应加强保护并加高。
4 4. 排水断面应由上游至下游分段加大。
5 5. 排水沟尽量以直线设置,避免急转弯。
6 6. 排水沟纵坡应力求平顺,避免变化过大。
7 7. 涵管之排水量除应足以渲泄设计洪水量之外,尚应参酌泥砂含量及漂流物酌增断面。入口处之水面以不超过管顶为原则,
8 8. 涵管横越马路等主要设施时,尽量与其成正交。
9. 暗渠(预备将来污水排放之用)不宜过长,入口处应设沉淀池或拦污池。(五) 工程布置:
以六百分之一平面图,配合实地测量及调查资料布置干支线排水及相关构造物(图1) 。本期计划分为忠孝、信义等二大排水系统兹将该排水系统分别说明如下:
9 1.忠孝路排水干线系统忠孝路系统起于商科大楼排水基准点,沿明道楼,电机系系馆转入台一线排水干管排放。支线区分为商科大楼、商学馆、明道楼、综合大楼、电机系统馆各支系区。全长237.6 公尺,工程附属构造物如下,集水井4座,排水管路一组( = 60cm) 。
10 2.信义路排水干线系统信义路排水起点左侧位于体育馆排水基准点,右侧位于12~15 宿舍排水基准点,顺坡降沿信义路两侧集流,沿线所属排水支线分为明光楼、电子系系馆、宗山楼、土木系系馆,图书馆、化工系系馆、明明楼等各排水支系,汇集于忠孝路排水干线,排放出校。全长178.2 公尺,工程附属构造物如下: 集水井3座,排水管路一组( = 60cm) 。信义路之主要排水干线为管路A,其水力计算过程如图2,其设计之管路断面如图3,其施工之配置如图4,图4明沟左下方为收集明沟水量之暗管。施工中之环校道路于本期规划暂略。三组排水干线系统概要如保表1。
Tag: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系统,智能建筑
《都市暴雨排水原理与案例》相关文章
- › 都市暴雨排水原理与案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都市暴雨排水原理与案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都市暴雨排水原理与案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都市暴雨排水原理与案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都市暴雨排水原理与案例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