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标准助力基于TLM的验证
[09-12 18:34:58] 来源:http://www.88dzw.com EDA/PLD 阅读:8992次
文章摘要:图2:HAPS-60系统通过采用自动高速时分复用避免了带宽限制。该系统的软件自动(而不是强迫用户手动)插入时分复用逻辑(图2左)这种自动化方法最终实现了一种与自动时序同步耦合的1Gb数据速率。这相当于将管脚带宽效率提高7倍,以及将平均系统性能提高30%(图2右)。包含UMRbus架构使得HAPS-60系统尤其适用于基于事务的验证(图3)。UMRbus是一种高性能、低延时通信总线,它能为所有板载FPGA、存储器、寄存器和其它资源提供连接。“UMRbus被用于整个电路板控制,”Amos说。它支持用于配置和监控的对整个系统的远程访问。许多设计互动和监控功能(图3右)均包括在内。“用户可以控制设计、访
新兴标准助力基于TLM的验证,标签:eda技术,eda技术实用教程,http://www.88dzw.com图2:HAPS-60系统通过采用自动高速时分复用避免了带宽限制。该系统的软件自动(而不是强迫用户手动)插入时分复用逻辑(图2左)
这种自动化方法最终实现了一种与自动时序同步耦合的1Gb数据速率。这相当于将管脚带宽效率提高7倍,以及将平均系统性能提高30%(图2右)。
包含UMRbus架构使得HAPS-60系统尤其适用于基于事务的验证(图3)。UMRbus是一种高性能、低延时通信总线,它能为所有板载FPGA、存储器、寄存器和其它资源提供连接。
“UMRbus被用于整个电路板控制,”Amos说。它支持用于配置和监控的对整个系统的远程访问。许多设计互动和监控功能(图3右)均包括在内。“用户可以控制设计、访问设计、补充设计、回读存储器并调试纠错,”Amos说。
UMRbus还支持若干先进模式,包括基于事务的验证和协同仿真(图3左)。 “用户可编写程序来实现各种设计互动和监控功能,” Amos说。该系统包含许多基于主机的调试模式,这些模式过去是与仿真关联的。
当涉及基于事务的验证时,通过使用SCE-MI 2.0事务接口(图4),HAPS-60系统可以大大缩短验证时间。“这正是开发SCE-MI 2.0的目的,”Amos说。“SCE-MI接口使我们能用软件进行事务处理,将事务传递到硬件,以及硬件再生成事务。该技术被用在仿真器类型的环境中来模仿真实世界的做法。”
现在,HAPS-60系统使这种仿真器型方法学可以在一个快速原型系统上实现。SCE-MI允许在原型部分使用高级概念。“这个系统模糊了原型和仿真器之间的界限,而SCE-MI是使其得以实现的推手,”Amos说。其结果是,当在HAPS硬件上运行简化的测试平台时,速度可比仿真快10,000倍。
支持TLM 2.0
提供支持基于事务的验证的另一家硬件供应商EVE,最近在其ZeBu仿真平台产品线中增加了对TLM 2.0标准的支持。 TLM 2.0是Open SystemC Initiative(OSCI)用于SystemC模型互操作性和重用的接口标准。“考虑到我们在此背景下引入了仿真器,因此对我们来说,这更像是基于事务的协同仿真,”EVE-USA总经理Lauro Rizzatti说。
EVE已通过一种事务处理适配器(图5)实现了对 TLM 2.0的支持。该适配器支持多个目标和发起人、阻断和非阻断传输接口,以及松散定时(LT)、松散定时时间解耦(LTD)和近似定时(AT)编码方式。
在系统级,用户可以将虚拟平台、TLM 2.0事务处理适配器以及先进SystemVerilog硬件验证环境整合起来。在仿真器级,ZeBu TLM-2.0事务处理适配器是一种可实现与其它ZeBu事务处理器的互操作的开放架构,其它的ZeBu事务处理器既或是来自EVE的事务处理器目录,或是由ZEMI–3生成。ZEMI–3是EVE用于事务处理器总线功能模型(BFM)的行为SystemVerilog编译器,该编译器使得编写周期精确的BFM以及与C++或SystemVerilog测试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变得非常容易。
据Rizzatti称,在基于事务的模式中,70%至80%的EVE客户使用ZeBu。“在简单的基于C的循环模式(而不是事务模式)中,他们也可能将其用于调用。但即使这样做,他们仍然因为事务模式的好处而采用该模式,”他说。
EVE营销总监Ron Choi表示,对TLM 2.0的支持使EVE的仿真器在互操作性方面更上一层楼。“多年来,我们都采用一个事务级接口。但它必须通过一个专有API来实现。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学,但现在对于基于标准的方法有更强烈的诉求,”他说。
TLM 2.0事务处理适配器解决了设计工程师为桥接不同产品必须编写不同代码这个问题。“一般来说,ESL工具总是有能力通过编程语言接口(PLI)连接到RTL模拟器,以及通过API调用C/C++函数连接到仿真器,”Rizzatti说。“这要求他们针对不同的接口编写外围应用。他们在编程时必须写入其自有的互操作性。一个更好的办法是使用定义了互操作层的 TLM 2.0,它使用户无需考虑底层实现。这样,他们是否使用SystemC模型就不重要了。”
《新兴标准助力基于TLM的验证》相关文章
- › 新兴标准助力基于TLM的验证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新兴标准助力基于TLM的验证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新兴标准助力基于TLM的验证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新兴标准助力基于TLM的验证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新兴标准助力基于TLM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