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沿对反射的影响

[09-12 11:24:11]   来源:http://www.88dzw.com  电路基础   阅读:8373

文章摘要:简单的系统由近端驱动器、传输线和远端接收器组成,如图所示的高速系统反射分析模型。一般情况下,驱动器为低输出阻抗,接收器为高输入阻抗,信号在两端之间来回反弹。那么,中间的传输线对反射有何影响呢?假设驱动器内阻为25Ω,末端接收器等效为开路,源信号的上升时间为0.5 ns,下面观察传输线的时间延迟分别为0.1 ns、0.5 ns和1 ns时的接收端波形,如图所示。可见,随着传输线的变长,反射噪声越趋严重。如果导线足够短,虽然反射依然会发生,但来自另一端的反射是在信号状态转换完成以前就到达,那么就被信号的边沿所掩盖,几乎看不出来,如图3所示中TD=0.1 ns时。那么,如何衡量布线的长度对反射的影响

上升沿对反射的影响,标签:电子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http://www.88dzw.com

  简单的系统由近端驱动器、传输线和远端接收器组成,如图所示的高速系统反射分析模型。一般情况下,驱动器为低输出阻抗,接收器为高输入阻抗,信号在两端之间来回反弹。那么,中间的传输线对反射有何影响呢?

  假设驱动器内阻为25Ω,末端接收器等效为开路,源信号的上升时间为0.5 ns,下面观察传输线的时间延迟分别为0.1 ns、0.5 ns和1 ns时的接收端波形,如图所示。

  可见,随着传输线的变长,反射噪声越趋严重。如果导线足够短,虽然反射依然会发生,但来自另一端的反射是在信号状态转换完成以前就到达,那么就被信号的边沿所掩盖,几乎看不出来,如图3所示中TD=0.1 ns时。那么,如何衡量布线的长度对反射的影响,有没有一个标准呢?

传输线长度对反射的影响

  图 传输线长度对反射的影响

  根据电路设计者的经验,在没有有效端接的情况下,当传输线的时延TD大于信号上升时间RT的20%时,反射的影响就不能忽视了,不然将带来信号完整性问题。

  



  
Tag:电路基础电子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电路基础

《上升沿对反射的影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