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无线电子点菜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09-11 23:01:53] 来源:http://www.88dzw.com 单片机学习 阅读:8376次
文章摘要:图3.4 开发板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口部分图3.5 5V电平转3.3V电平部分3.2.5 键盘部分图3.6 键盘部分键盘部分用来实现人机通信。有四个按键开关构成,分别为S5(P3.3/INT1), S6(P3.4/T0), S7(P3.5/T0), S5(P3.2/INT0),正常情况下均为高电平。当键按下后,输出为低电平。由于四个键盘的组成一样,这里只画出了S5的电路图。图3.6为键盘部分。3.3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通过仔细的比较和反复的论证后,决定选用nRF2401芯片作为无线模块的核心芯片,它的特点在上一章已经详细论述,这里不在重复。nRF2401芯片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3.7所示。图3.7
基于单片机无线电子点菜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标签:单片机开发,单片机原理,单片机教程,http://www.88dzw.com图3.4 开发板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口部分
图3.5 5V电平转3.3V电平部分
3.2.5 键盘部分
图3.6 键盘部分
键盘部分用来实现人机通信。有四个按键开关构成,分别为S5(P3.3/INT1), S6(P3.4/T0), S7(P3.5/T0), S5(P3.2/INT0),正常情况下均为高电平。当键按下后,输出为低电平。由于四个键盘的组成一样,这里只画出了S5的电路图。图3.6为键盘部分。
3.3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通过仔细的比较和反复的论证后,决定选用nRF2401芯片作为无线模块的核心芯片,它的特点在上一章已经详细论述,这里不在重复。nRF2401芯片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3.7所示。
图3.7 nRF2401芯片的典型应用电路
从图11可以看出,只需要很少外围电路就可以组成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它与开发板的接口电路为图3.8
各个接口的要求如下:
(1) VCC脚接电压范围为 1.9V~3.6V之间,不能在这个区间之外,超过3.6V将会烧毁模块。推荐电压3.3V左右。
(2) 除电源 VCC 和接地端,其余脚都可以直接和普通的 5V 单片机IO 口直接相连,无需电平转换。当然对 3V 左右的单片机更加适用了。
(3) 硬件上面没有SPI的单片机也可以控制本模块,用普通单片机IO口模拟SPI不需要单片机真正的串口介入,只需要普通的单片机IO口就可以了,当然用串口也可以了。
(4)6脚,12脚为接地脚,需要和开发板的逻辑地连接起来。
图3.8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开发板的接口电路
3.4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开发板的PCB图设计
PCB板是一块绝缘材料,在表面合理安放各种电子元件,并安排连接电子元件引脚间的铜膜导线,在不同的表面间有连接不同表面的铜导孔。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PCB在复杂程度和应用范围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按复杂程度来分,可以将PCB板分为3类:1.单面印刷电路板;2.双面印刷电路板;3.多层印刷电路板。为了方便布线,本系统所用的开发板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均为双层印刷电路板。
PCB的生成主要由四个过程组成:其一是原理图的生成;其二是根据已经生成的原理图产生对应的网络表,网络表是PCB图和原理图的纽带;第三步是新建一个PCB文件,并导入网络表;第四步是将合理布局元件,并用导线将元件的引脚连起来。
3.4.1 开发板的PCB图
将开发板的原理图按照以上的步骤生成相应的PCB图。如图3.9所示:
在PCB图设计的所有过程中,原理图在上一节已经生成。网络表的生成也比较简单。由于PCB图上使用元件的封装来代表元件,因此原理图中各个元件都要明确有自己的封装方式,而且在绘制PCB图前必须将用到的封装所在的封装库调入。否则,在调入网络表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元件丢失的错误。
图3.9 开发板的PCB图
开发板上主要用到两个封装库:Advpcb.ddb和Miscellaneous.ddb.另外由于USB电源接口,电源开关,键盘和四位八段数码管没有对应的封装,因此需要使用元件库编辑器建立新元件封装。图3.10为键盘封装,图3.11为USB封装,图3.12为开关封装,图3.13为四位八段数码管封装。
图3.10 键盘封装 图3.11 USB封装
图3.12 开关封装 图3.13 四位八段数码管封装
各个元件的封装的引脚的序号必须和原理图中引脚的序号保持一致,不然将会在调如网络表过程中出现管脚丢失的错误。
下面再重点分析一下布线的过程。
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在整个PCB中,以布线的设计过程限定最高,技巧最细、工作量最大。本系统的PCB布线为双面布线,布线的方式有两种:自动布线及交互式布线。但由于自动布线效果不好,往往实际的效果和预计效果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全部使用交互式布线。布线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如何降低元件字之间互相的干扰。
首先根据印制线路板电流的大小,尽量加租电源线宽度,减少环路电阻,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同时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和数据传递的方向一致,这样有助于增强抗噪声能力。线条有讲究:有条件做宽的线决不做细;高压及高频线应园滑,不得有尖锐的倒角,拐弯也不得采用直角。
由于采用双层设计,因此不可避免地将会使用到过孔。过孔太多,沉铜工艺稍有不慎就会埋下隐患。所以,设计中应尽量减少过线孔。此外,应该合理布置电源滤波/退耦电容:一般在原理图中仅画出若干电源滤波/退耦电容,但未指出它们各自应接于何处。其实这些电容是为开关器件(门电路)或其它需要滤波/退耦的部件而设置的,布置这些电容就应尽量靠近这些元部件,离得太远就没有作用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基于单片机无线电子点菜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相关文章
- › 基于单片机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 › 基于单片机P89C61X2的FPGA配置
- ›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 › 基于单片机仿真器的设计
- ›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被动声目标探测平台设计
- ›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导游系统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基于单片机无线电子点菜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基于单片机无线电子点菜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基于单片机无线电子点菜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基于单片机无线电子点菜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