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PCB设计指南之三

[09-08 11:45:27]   来源:http://www.88dzw.com  电路基础   阅读:8722

文章摘要:4、良好的可测试性的机械接触条件如果不考虑机械方面的基本规则,即使在电气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可测试性的电路,也可能难以测试。许多因素会限制电气的可测试性。如果测试点不够或太小,探针床适配器就难以接触到电路的每个节点。如果测试点位置误差和尺寸误差太大,就会产生测试重复性不好的问题。在使用探针床配器时,应留意一系列有关套牢孔与测试点的大小和定位的建议。5、最佳可测试性的电气前提条件电气前提条件对良好的可测试性,和机械接触条件一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一个门电路不能进行测试,原因可能是无法通过测试点接触到启动输入端,也可能是启动输入端处在封装壳内,外部无法接触,在原则上这两情况同样都是不好的,都使测试无

高速PCB设计指南之三,标签:电子电路基础,http://www.88dzw.com
4、良好的可测试性的机械接触条件
  如果不考虑机械方面的基本规则,即使在电气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可测试性的电路,也可能难以测试。许多因素会限制电气的可测试性。如果测试点不够或太小,探针床适配器就难以接触到电路的每个节点。如果测试点位置误差和尺寸误差太大,就会产生测试重复性不好的问题。在使用探针床配器时,应留意一系列有关套牢孔与测试点的大小和定位的建议。
5、最佳可测试性的电气前提条件
  电气前提条件对良好的可测试性,和机械接触条件一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一个门电路不能进行测试,原因可能是无法通过测试点接触到启动输入端,也可能是启动输入端处在封装壳内,外部无法接触,在原则上这两情况同样都是不好的,都使测试无法进行。在设计电路时应该注意,凡是要用在线测试法检测的元件,都应该具备某种机理,使各个元件能够在电气上绝缘起来。这种机理可以借助于禁止输入端来实现,它可以将元件的输出端控制在静态的高欧姆状态。
  虽然几乎所有的测试系统都能够逆驱动(Backdriving)方式将某一节点的状态带到任意状态,但是所涉及的节点最好还是要备有禁止输入端,首先将此节点带到高欧姆状态,然后再“平缓地”加上相应的电平。
  同样,节拍发生器总是通过启动引线,门电路或插接电桥从振荡器后面直接断开。启动输入端决不可直接与电路相连,而是通过100欧姆的电阻与电路连接。每个元件应有自己的启动,复位或控制引线脚。必须避免许多元件的启动输入端共用一个电阻与电路相连。这条规则对于ASIC元件也适用,这些元件也应有一个引线脚,通过它,可将输出端带到高欧姆状态。如果元件在接通工作电压时可实行复位,这对于由测试器来引发复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这种情况下,元件在测试前就可以简单地置于规定的状态。
  不用的元件引线脚同样也应该是可接触的,因为在这些地方未发现的短路也可能造成元件故障。此外,不用的门电路往往在以后会被利用于设计改进,它们可能会改接到电路中来。所以同样重要的是,它们从一开始就应经过测试,以保证其工件可靠。
6、改进可测试性
  使用探针床适配器时,改进可测试性的建议

 

套牢孔
l 呈对角线配置
l 定位精度为±0.05mm (±2mil)
l 直径精度为±0.076/-0mm (+3/-0mil)
l 相对于测试点的定位精度为±0.05mm (±2mil)
l 离开元件边缘距离至少为3mm
l 不可穿通接触

 

测试点
l 尽可能为正方形
l 测试点直径至少为0.88mm (35mil)
l 测试点大小精度为±0.076mm (±3mil)
l 测试点之间间隔精度为±0.076mm (±3mil)
l 测试点间隔尽可能为2.5mm
l 镀锡,端面可直接焊接
l 距离元件边缘至少为3mm
l 所有测试点应可能处于插件板的背面
l 测试点应均匀布在插件板上
l 每个节点至少有一个测试点(100%通道)
l 备用或不用的门电路都有测试点
l 供电电源的多外测试点分布在不同位置

 

元件标志
l 标志文字同一方向
l 型号、版本、系列号及条形码明确标识
l 元件名称要清晰可见,且尽可能直接标在元件近旁
7、关于快闪存储器和其它可编程元件
  快闪存储器的编程时间有时会很长(对于大的存储器或存储器组可达1分钟)。因此,此时不容许有其它元件的逆驱动,否则快闪存储器可能会受到损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将所有与地址总线的控制线相连的元件置于高欧姆状态。同样,数据总线也必须能够被置于隔绝状态,以确保快闪存储器为空载,并可进行下步编程。
系统内可编程元件(ISP)有一些要求,如Altera,XilinX和Lattuce等公司的产品,还有其它一些特殊要求。除了可测试性的机械和电气前提条件应得到保证外,还要保证具有编程和确证数据的可能性。对于Altera和Xilinx元件,使用了连串矢量格式(Serial Vector Format SVF),这种格式近期几乎已发展成为工业标准。许多测试系统可以对这类元件编程,并将连串矢量格式(SVF)内的输入数据用于测试信号发生器。通过边界扫描键(Boundary-Scan-Kette JTAG)对这些元件编程,也将连串数据格式编程。在汇集编程数据时,重要的是应考虑到电路中全部的元件链,不应将数据仅仅还原给要编程的元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电路基础电子电路基础维修教程知识 - 电路基础

《高速PCB设计指南之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