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计算机房的设计探讨
[10-24 14:22:53] 来源:http://www.88dzw.com 智能建筑 阅读:8164次
文章摘要:3.3 高度 机房室内净高(不含活动地板高度和吊顶高度)应≥2.5m。 3.4 门窗 门应采用外开且能自动关闭的双扇防火门,宽度≥1.2~1.5m,并应保证机房的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窗应具有良好防尘、隔热、隔声效果。 3.5 顶棚、墙面 顶棚应涂不起尘、浅色无光材料。也可采用铝合金吸音微孔板或铝合金轻钢龙骨石膏板等符合燃烧性能等级要求的材料设置吊顶,便于空调送回风口、灯具、消防报警探头的安装和线缆桥架敷设。吊顶至梁底高度应按实际需求确定,宜为200~350mm。墙面应涂不起尘、浅色无光材料。白色乳胶漆是较为经济合适的墙面材料。 4 计算机房的电气要求
小型计算机房的设计探讨,标签: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系统,http://www.88dzw.com3.3 高度
机房室内净高(不含活动地板高度和吊顶高度)应≥2.5m。
3.4 门窗
门应采用外开且能自动关闭的双扇防火门,宽度≥1.2~1.5m,并应保证机房的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窗应具有良好防尘、隔热、隔声效果。
3.5 顶棚、墙面
顶棚应涂不起尘、浅色无光材料。也可采用铝合金吸音微孔板或铝合金轻钢龙骨石膏板等符合燃烧性能等级要求的材料设置吊顶,便于空调送回风口、灯具、消防报警探头的安装和线缆桥架敷设。吊顶至梁底高度应按实际需求确定,宜为200~350mm。墙面应涂不起尘、浅色无光材料。白色乳胶漆是较为经济合适的墙面材料。
4 计算机房的电气要求
4.1 供配电
计算机房的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电能质量应符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其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考虑系统扩展、升级的可能,应采用电压等级220V380V,频率50HZ的TN-S或TN-C-S系统。
计算机房设备电源(不包括照明电源、空调电源)宜从配电室直接引来,电源输入端应设电涌保护装置,电源容量应按设备要求确定,并预留备用容量。
为提高计算机房设备的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建议在配电设备前端增加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并设置UPS设备间。
4.2 照明
计算机房照明电源不应引自设备电源,并应设置应急照明。
主机房照度应按500lx设计,均匀度不宜小于0.7,并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和作业面上的光幕反射。UPS间应按200lx设计,均匀度不宜小于0.2。故障照明照度为一般照明的110。
4.3 接地
计算机房接地方式分为系统接地和屏蔽接地两类。系统接地又细分为四种:
(1)交流功能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3)直流功能接地,接地电阻按计算机设备具体要求确定;
(4)防雷接地,应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有关规定。
交流功能接地、保护接地、直流功能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宜共用接地网,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计算机房内应做等电位联结,并设置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对于工作频率较低且设备数量较少的机房,可采用单点;对于工作频率较高且设备台数较多的机房,可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4.4 防静电
计算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lkV。
计算机房内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时,活动地板应由钢、铝或其他有足够机械强度的难燃材料制成;活动地板表面应是导静电的,严禁暴露金属部分;活动地板相关参数应符合《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
计算机房不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时,可铺设导静电地面;导静电地面可采用导电胶与建筑地面粘牢,导静电地面电阻率应为1.0×107~1.0×1010Ω·cm,其导电性能应长期稳定且不易起尘。
5 计算机房的空调要求
计算机房内温度应为18~28℃、相对湿度应为40%~70%。根据这一要求计算机房应设置专用空调系统,一般采用活动地板送风顶棚回风的下送上回式气流组织,并应采取防水措施。计算机房热负荷的计算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概略估算:当设备未选型时,可以按150~250wm2进行估算。
(2)简易计算:当设备已选型时,可以进行简易计算。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等)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房间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相同,不再讨论。
Tag: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系统,智能建筑
- 上一篇:施工进度控制怎样把握
《小型计算机房的设计探讨》相关文章
- › 小型计算机房的设计探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型计算机房的设计探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型计算机房的设计探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型计算机房的设计探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型计算机房的设计探讨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