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气防跳原理
[09-27 18:53:29] 来源:http://www.88dzw.com 电力技术 阅读:8709次
文章摘要:3. 1 改变继电器电流线圈的参数 通常选用具有电流型动作线圈的电流型继电器作为跳跃闭锁继电器TBJ ,其电流线圈电流动作值按断路器跳闸电流选取,以保证继电器的动作灵敏度。针对这种要求设计的继电器电流动作值规定为标称额定值的30 %~50 % ,只要选取继电器电流与断路器电流一致,就能满足继电器灵敏度的要求。 选用电流型继电器作为跳跃闭锁继电器TBJ 的优点是跳跃闭锁回路接线简单,可以通过合闸位置继电器HWJ 对TBJ 的电流线圈进行监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TBJ 断线,则HWJ 会发出异常告警信号,以便及时处理。其缺点是当断路器跳闸电流改变时,必须更换相应电流规格的继电器,比较麻烦。 3.
高压电气防跳原理,标签:电力技术资料下载,电力电子技术,http://www.88dzw.com3. 1 改变继电器电流线圈的参数
通常选用具有电流型动作线圈的电流型继电器作为跳跃闭锁继电器TBJ ,其电流线圈电流动作值按断路器跳闸电流选取,以保证继电器的动作灵敏度。针对这种要求设计的继电器电流动作值规定为标称额定值的30 %~50 % ,只要选取继电器电流与断路器电流一致,就能满足继电器灵敏度的要求。
选用电流型继电器作为跳跃闭锁继电器TBJ 的优点是跳跃闭锁回路接线简单,可以通过合闸位置继电器HWJ 对TBJ 的电流线圈进行监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TBJ 断线,则HWJ 会发出异常告警信号,以便及时处理。其缺点是当断路器跳闸电流改变时,必须更换相应电流规格的继电器,比较麻烦。
3. 2 继电器线圈与并联支路
为减少因断路器参数改变而引起更换跳跃闭锁继电器TBJ 参数的工作量,有关技术人员和制造单位一直在寻求一种适用于各种规格断路器的办法,其中,采用电压型继电器在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并联分流
支路法正逐步被人们认识。其并联支路可分别由电阻、二极管或稳压管电路构成,下面分别介绍由电压型继电器与电阻、二极管、稳压管并联支路构成的跳跃闭锁继电器电流启动回路(如图2(a) (b) (c) 所示) 。
3. 2. 1 由继电器电压线圈与电阻并联支路构成
如图2 (a) ,继电器J / I 的电流启动值为0. 07~0. 12 A ,线圈电阻为10 Ω。并联电阻一般分为4 组,可用连接片接入一只或数只电阻,调整分流大小,以改变继电器动作值,实现与断路器跳闸电流的匹配。采用这种回路应注意防止电阻断线,宜选用功率为8~10 W的金属氧化膜电阻,这种电阻可靠性高。
3.2.2 由继电器电压线圈与二极管并联支路构成如图2 (b) ,继电器J / I 的电流启动值为0. 07~0. 12 A ,线圈电阻为10 Ω。并联的4 只二极管两两串联后再并联在继电器线圈两端,且将2 串的中点连接。这样接线可以保证当其中一只二极管开路时,回路正常工作,提高回路可靠性。同时2 个支路可分担较大的电流,防止因电流过大引起二极管损坏。
经测试,按此接线,在通过电流为0. 25~10 A时,两端的电压为1. 2~2. 3 V ,继电器启动线圈中电流为0. 12~0. 23 A ,既可满足电压降小于额定电压的5 %的要求,又能保证继电器的动作灵敏度要求。
3.2.3 由继电器电压线圈与稳压管并联支路构成
如图2 (c) ,继电器J/I 的电流启动值为0. 07~0. 12 A ,线圈电阻为10 Ω。稳压管VS1 ,VS2 额定稳压电压为1. 5 V ,额定电流为5 A。2 只稳压管并联可以提高回路的可靠性。测试表明该回路能够满足电压降小于额定电压的5 %的要求,又能保证继电器的动作灵敏度要求。
上述由继电器线圈与并联支路构成的跳跃闭锁继电器的电流启动回路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在继电器线圈2 端增加了并联支路,无法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监视,若继电器线圈断线将发生不正确动作。
4 结论
电气回路构成的断路器跳跃闭锁装置仍被普遍使用。改变继电器电流线圈参数的方式由于接线简单、易于监视,是目前应用的主要方式;而由继电器线圈与并联支路构成跳跃闭锁继电器电流启动回路
的方式,因为其易更换参数,也较受制造和运行人员欢迎,但由于电路较为复杂,且无法实现对继电器线圈的监视,故仍需进一步积累经验,谨慎使用。
参考文献:
[1 ] DL/ T 478O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S] .
DL/ T 478O2001.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tatic protection ,security and automatic equipment.curity and automatic equipment.
Tag:电力技术,电力技术资料下载,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技术
- 上一篇:干式变压器特点及结构
《高压电气防跳原理》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热门排行